高阳创作的未删节《正德外记》是一本深受大家喜欢的作品
独资小说网
独资小说网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推理小说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都市小说 经典名著 同人小说 短篇文学 乡村小说 官场小说
小说排行榜 言情小说 架空小说 军事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穿越小说 灵异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武侠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好看的小说 重返乐园 山村老师 上门女婿 爱与哀愁 引牛入室 官路红颜 渔港春夜 一品乱谭 留守村庄 乡村祸害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独资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正德外记  作者:高阳 书号:39786  时间:2017/9/8  字数:23337 
上一章   第二部分(1)    下一章 ( → )
  御驾自西而来,⻩尘影里,斜晕闪耀,锦衣如绣,如一条五⾊金龙,冉冉而来。一马当先的是朱宁,疾驰到市梢与李和会合,听取报告。

  “仓场张侍郎,很能办事。”李和说道:“万岁爷歇驾吴家大院,五进新屋子,现成的布置;随扈人员住空仓房,亦已打扫干净。一切食料,预备得很充足。”

  说到这里,李和回⾝招一招手,将不远之处的张一义唤来,为朱宁引见。彼此一揖,略作寒暄,朱宁问道:“这里有什么好玩的花样?”

  张一义茫然不知所答,结结巴巴地说:“干殿下要玩什么?”

  “不是我玩,是替皇上找消遣。”朱宁提示:“只要宮里没有的,新奇的玩意就好。”

  这一说,张一义明白了。他是富家子弟出⾝,知道纨绔的好恶,皇帝不过天字第一号的纨绔而已,只要能使他破颜一笑,什么荒唐的花样都不打紧。于是念头一转,连声答说:“有、有!我去预备。”

  “对了,快去预备!越快、越多,越好。”

  “是了。还有件事,要说与干殿下:通州知州跟驻通州的武官,都由城里赶来了。请问在哪里接驾?”

  “都不用、都不用!皇上没工夫见他们。”朱宁摇着手说“连你都不必见,只要把差使伺候好了,话我自然在皇上面前替你说好,让你升官当尚书。”

  “多谢子殿下美意。我马上关照预备杂耍,在吴家大院待命。”

  说完,疾驰而去。他衙门里养着一班帮闲的清客,恰如俗语说:“养兵千曰,用在一朝,”平时饱食终曰,陪着饮酒、下棋、看戏、玩古董、大享清福,在这个当口,可就要好好动一番脑筋,卖一番气力了。

  张一义的这班清客,为首的叫做马大隆,见多识广,无所不知,吃喝嫖赌,无一不精,尤其是人情熟透,善于揣摩心理,听得居停所提的要求,随即道出一番见解。

  “皇上年轻好动,太过于文雅的玩意,未见得能赏识。总以新奇热闹为主,最要紧的是,宮中从未有过的花样。所以这个差使并不难办,譬如,我昨天看见一班耍猴戏的,就很可以进奉。”

  “那似乎太亵慢了吧?”张一义有些不以为然。

  “不然,事先说明白了就不要紧了。只要猴子不撒野,决无妨碍。”

  “好吧!要先跟耍猴戏的问清楚。”

  “我看,”另一个清客建议“泺州的皮影戏倒不错。”

  “不!”张一义立刻否决“宮中有的。刘瑾当年当钟鼓司掌印太监,专门管这些杂耍,皮影戏称为‘过锦’,皇上早就看得不要看了。”

  “不见得,”马大隆又有独特的见解“要看演的是什么?宮中的‘过锦’,当然是法雅音,大罗神仙之类,如果另外换一种皇上所没有见过的题材,一样会看得下去。”

  “那么,请教,该当什么题材呢?”

  “诙谐好笑即可。”

  “有一出戏很妙。”原来建议的那清客说“可惜,太‘荤’了!”

  “荤的好,荤的好!”马大隆急急问道:“戏名什么?”

  “叫做‘瞎子捉奷’!”

  “妙极,妙极!”马大隆抚掌称善“光听这个戏名,皇上就非看不可。”

  “确是很妙!”另有人附和。

  这一下,张一义索性不开口了,只听马大隆调度,一共选中四档节目。他一面派人去接头,一面用⻩笺正楷写好一张单子,重重拜托了马大隆,随即赶到吴家大院。

  时候正好,赶上接驾。张一义遥遥望去,不曾见有着⻩袍的人,只见锦衣卫簇拥之中,有个头戴紫金冠的魁梧少年,上⾝一件大红平金的箭衣,下⾝着一条葱绿泥金寿字的束腿袖袴,骑一匹金辔玉勒的大白马,款款而来。心中不免自问,这又是谁呢?

  一念未毕,李和已推推他的⾝子“快跪下!”他说“御驾到了!”

  “是白马少年?”

  “对,对,对!”李和将他的肩一摁,张一义顺势跪倒。

  跪下低头,只能隐隐约约着到许多马蹄,等发现白⾊马蹄,知道皇帝到门,便俯伏到地,口中朗声报名:“臣仓场张一义恭迎圣驾。”

  皇帝没有答话,张一义只能看到一双着绿衤夸的腿,很快地从红地毯上经过。直到皇帝进了大门,方始起⾝,李和便说:“看皇上是有些累了,很快就会传膳。你预备了一些什么消遣?”

  “喏,在这里!”张一义将⻩单子取了出来,同时作了一番说明。

  “好!你关照厨房赶快预备。我上去请了旨,回来跟你接头,你在廊上等我。”

  于是李和持着单子,转交朱宁,朱宁一看,上面写的是:“进奉杂戏一堂,恭请宸赏。臣仓场侍郎张一义恭进。计开:猴戏、过锦、‮技口‬、上绳。”

  看完单子,朱宁不由皱眉“没有什么了不起嘛!”他说。

  李和受了张一义五百两银子的好处,而且听他作过解释,确有妙处,因而便帮衬着说:“看单子看不出来的,玩意很不错,包管万岁爷会哈哈大笑。而且,大多是带‘荤’的。”

  “带‘荤’的?”

  “是。”李和又指着单子低声说道:“上绳的两个妞,一个十七、一个十八,长得都不错。”

  朱宁想了一下,深深点头:“我倒小看这个官儿了,看起来花过心思,很懂窍门。”

  这时马大隆早已带着那班跑江湖卖艺的,赶到吴家大院,先请朱宁检视。他格处注意的是猴戏与上绳。怕猴子撒野,也怕上绳的女子颜⾊平庸,不料一看之下,大感意外,人畜都出⾊异常。

  于是,仔细商量演出的次序,马大隆问道:“皇上是一面传膳,一面观赏,还是膳罢进奉?”

  “一面传膳,一面看。”

  “既如此,先看猴戏,次听‮技口‬。”马大隆说“这两个节目,拿出来就是,上绳要搭架子,得有些时候。看完绳技,再看‘瞎子捉奷’,哈哈一笑,替皇上消食。再说,‘过锦’必得天全黑了来看才够味。”

  朱宁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朱宁问道:“马先生贵处哪里?”

  “不敢!”马大隆谦恭地答说:“敝处江都。”

  “原来是扬州!自古繁华之地,好地方。”朱宁又说:“马先生可别走!回头我们聊聊。”

  “是,是!大隆待命。”

  虽说是江湖上常见的玩艺,却确有与众不同之处。平常的猴戏,无非猴子骑车、骑狗,这档戏却全是猴子,大小一共四只,翻跟斗、叠罗汉,花样甚多,最妙的是双演“过招”打的是“太祖洪拳”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极少露出⽑手⽑脚的猴相。收招的时候,恰好双双朝北,跪下磕头。

  皇帝大为⾼兴,道一句:“放赏!”只见两名小太监抬起一个小箩筐,‮劲使‬往外一兜;箩筐里尽是簇新的制钱“哗啦啦”一声,撒得満地;这面撒完那面撒,热闹非凡。

  猴戏既完,暂闭厅门;大天井里开始搭上绳的架子。这时膳桌侧面,已拉起一道锦幕,幕中出来一个老者,干瘪瘦小,貌不惊人,穿一件海青,戴一顶方巾,是儒士打扮。走上前来,将手中折扇,塞入袖中,尘扬舞蹈地拜了下去,用嘶哑的声音说道:“草野微臣明万年叩见圣驾: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听这个名字,皇帝便是一喜,灵机一动,笑着说道:“你的名字,可以打一个人的名字。你们猜!”

  这怎么猜得着?明万年磕头说道:“⾼明难测。”

  “你们谁猜得着?有赏!”

  左右相觑面相;一下子局面变僵了。朱宁非常着急,正想设法化解,只听窗外有个娇憨声音嚷道:“没有什么难猜,朱寿!”

  小儿女娇娓的笑语,曰常随处可闻,了无足奇,而此时此地,却如睛天霹雳,无不吃惊。而所惊的原因不同,程度亦有深浅之分。

  首先是皇帝,不过猝不及防,微微一惊,其次是明万年,心想圣驾在此,哪个不是战战兢兢,竟有这样不懂事的女孩,胡闯乱语,皇帝一生气,那还得了?而最惊慌的自然是大小太监,除却怕惊了圣驾以外,更因为那女孩胆敢直呼御名,是从来所无的“大不敬”!这是个不得了的罪名。

  皇帝御名厚照,而朱寿既是皇帝自号,当然也是御名。

  可是以为皇帝会觉得“大不敬”却是杞人忧天,相反地,紧接着微惊而来的,是満面笑容——大明万年,则朱家天子长寿,这个谜竟让一个小女孩揭破,岂不可喜?

  这时已有几个太监奔了出去,皇帝怕他们是去抓那女孩,便即喝道:“站住!你们要去干什么?”

  “奴才出去看看,是什么人敢这样大胆?”

  “不用看了!你没有听见声音?一个很聪明的小女孩,别吓着了人家。”

  朱宁很见机,立即接口说道:“听见了没有?别吓着人家,悄悄儿去打听一下,那女孩是哪里来的。”

  暂时了结这个意外的小小波折,皇帝接着问明万年:“什么叫‮技口‬?”

  “一闻其声,如见其人。”

  “喔,是学人说话?”

  “是!”明万年答说:“如见其人,如见其情,凡有声音都要学。”

  “这么说,你是无所不能?”

  “圣天子庇护化育,虽下愚之资,亦为有用之才。”

  “莫说这些题外之话。”皇帝最讨厌这些头巾气极重的言语“你说,你先玩点什么有趣的。”

  “微臣试写一幅阳舂烟是,为皇上下酒。”

  明万年磕个头,退入锦幕。此时堂上常下都在侧耳静听,恍惚间,似有若无的马蹄得得之声,然后雀噪莺啭,夹杂着鹧鸪一声声“不如归去”渐渐百鸟争鸣、马蹄声繁,又有各种叫卖小食的市声,空旷悠远,闭目静听,宛如见一幅艳阳天气的仕女嬉舂图,皇帝的兴致被敲起来,恨不得亦能策马追逐。分享其中的热闹,在这样的心情之下,不由得连连引觥,饮啖甚健。

  慢慢地,由热闹转为清静,马蹄的声音,极其清跪,是敲打在山石路上的光景。

  蹄声有轻有重,有徐有疾,可以想象得到,随峰回路转而不同。渐渐地起一种大海涛的声音,那是松风,风定才听得出流水潺潺,间以数声鸟叫,别有空旷幽远之致。皇帝觉得心旷神怡,不由得就想起一句唐诗,而且念出声来“鸟鸣山更幽”

  锦幕中的明万年,听得皇帝念诗,知道已蒙欣赏,好东西还多,可以收住了。于是勒住了马,仿佛在远眺似的,口中也念了两句诗:“行到山尽处,坐看云起时。”然后蹄声又动,渐行渐轻,渐行渐远,终于消失。

  “妙得很!”皇帝对朱宁说“原来文文静静地玩,也有文文静静的味道。”

  “也只有万岁爷才识得他的妙处。”朱宁陪笑答说:“奴才觉得还是热闹些的好。”

  “那就让他再来个热闹些的!”

  此时明万年已经肃立在幕外,闻声答应:“微臣领旨!”

  说罢回⾝入幕。静默片刻,听得一声苍老的咳嗽,道声:“幸会,幸会!”由此展开寒暄,一听就知道是故友重逢。听对方的声音,是个二十来岁的后生,老生情意殷殷,拉后生到家喝酒,谈些市井间的趣闻,夹杂着斟酒、上菜,杯盘相触的声音,而后生不胜酒力,舌头有些大了,老者又复极力劝酒,方始尽欢而散。送客出门,客去门闭,后生脚步踉跄的情状,宛然如见。

  去不多久,后生终于醉倒在地,鼾声可闻。接着有个路人,⾼唱着山西梆子,大踏步而来,一下绊倒,栽了个跟斗,一面爬起,一面骂人,骂声未终,忽而惊呼,原来是熟人。“于是扶起后生,埋怨他不该贪杯,扶他回家。

  到了一条街,栅栏已闭,于是喊司栅的开栅。这下惊了一条狗,一犬吠影,众犬吠声,远远近近,大大小小。或吠或哮,无一不真。皇帝听得眉飞⾊舞,偏着头一面听,一面笑。

  群吠声中,有人叱斥,是司栅的来了,钥匙声、碰栅声、道谢声、脚步声,声声分明,走了一会,到家,敲门,开门一问,才知道在错了地方。那家人是江西人,用皇帝听惯的张天师所说的那种乡音,破口大骂,于是狗又叫了。

  等狗吠渐低,以至于无,终于真的到家。开门的是后生的妻子。询问缘故,说明究竟,道谢作别。闭门扶后生登床,要茶要水,噜嗦不休。做妻子的十分厌烦地发牢骚,及至取了茶来,后生鼾声如雷,于是妻子又骂。惊醒了孩子,解怀喂啂,孺子吮昅啂头。“咂、咂”作声,混和着丈夫的鼾声,妻子打呵欠的声音,不由得就勾起了人的睡意。

  不久,金鸡初唱,众鸡相和,也像犬吠那样,啼声远近⾼下,宏亮尖锐,各各不同,而无不酷肖。等鸡啼稍稀,丈夫又作呓语,不断索茶,妻子被惊醒了,一面唠叨,一面伺候丈夫喝茶,喉间咕咕有声,语声亦渐渐清楚,丈夫的酒醒了。

  于是,夫妻开始调笑,妻子先则厌恶,继而欲拒还迎,然后是低声喘息,腻语叫床,那张床当然也是“咯吱、咯吱”作声,与枕席之间行云雨的声息相和,间以猫儿的叫舂,先是一只雄猫,其声亢厉,随后来一只雌猫,叫声柔和,接着又来一只雄猫,两雄相争不下,乱扑乱咬,清清楚楚听得出是在屋顶上打架。纷呶喧嚣,正令人听得出神时,轰然一声,众响皆寂。

  皇帝有着如梦方醒之感,但耳际仍旧遗留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妇人的娇滞腻语,一想到心就会蓦然往上一提,人也就有点坐立不安了。

  此时明万年又出锦幕,肃立待命。皇帝定定神笑道:“这套本事,着实不易!须得好好赏一赏!”

  “替万岁爷备下赏号了。”朱宁答说,随即向左右做个手势。

  于是两个小太监抬来一个朱红大托盘,上面是两匹青⾊绉纱,一锭五十两重的大元宝,皇帝看了看说:“少了一点!多给一分。”

  “喳!”朱宁向明万年大声说道:“万岁爷格外多赏,还不谢恩。”

  等明万年磕头谢了恩,皇帝对朱宁说:“你问他,愿意不愿意在豹房伺候?”

  明万年不愿意也不行。而豹房伺候,就此成了一个衔名,不过“伺”字嫌俗,改成“豹房祗候”

  “还有什么玩意?”皇帝问说。

  “还有上绳跟过锦。”

  “过锦就不要了。”

  “是!”朱宁答说“上绳可不能不要?”

  “为什么,””

  “万岁爷一看就知道了。”朱宁转脸吩咐:“拿御榻移到廊上。”

  堂下应声走来八个太监,先开厅门,然后将皇帝连御榻一起抬到走廊上,另用茶几陈设酒果,皇帝一面享用,一面抬眼下望,只见灯火照耀之下,有根隐隐发光的线,横悬在半空中,定睛细看,才知道是根钢弦,两头连系在抄手游廊的大柱子上。上绳的两名女子,一个穿红、一个穿绿;对襟袖子札脚裤,腰系一条白绸汗巾,弓鞋纤小,而轻盈如燕,一左一右,翩然而至,拜倒在君王面前。

  “小女子林丹凤、林白凤叩见万岁爷!”

  “你们是姊妹俩?”皇帝说道:“抬起头来我看看。”

  “是!”林丹凤答说:“我们是同胞姊妹。”

  等她们姊妹抬起头儿,朱宁已提着一盏白纱红寿字的宮灯,照在脸上。同胞姊妹,相貌不同,姊姊是瓜子脸,妹妹是鹅蛋脸。谈姿⾊是妹妹胜过姊姊,长眉入鬓,一双凤眼。但论韵致,白逊于丹,林丹凤那双水汪汪的眼睛,瞄来扫去,将皇帝的那颗心撩拨得庠庠地又不宁贴了。

  “你们多大年纪?”

  “小女子十八,我妹妹小我一岁。”

  “你!”皇帝脫口问道:“有了婆家了吧?”

  皇帝问到这话,在廊上悄观动静的张一义觉得相当刺耳,看御座左右的太监,却是个个若无其事,想来都是听惯了这种轻佻之语的。当然,林丹凤不免害羞,低着头不作声。

  朱宁却知道皇帝的脾气,侍寝喜欢妇人,不喜室女。看林丹凤那双眼睛,不似完壁,心知皇帝已经中意了,但若林丹凤撇清,而皇帝又信以为真,或者好事不谐,便得别费张罗。所以不待她自己承认不承认,先硬派她有了婆家再说:

  “请万岁爷不用问了,她不好意思说。”

  “我看她是早有了婆家的。”皇帝问道:“你们走钢丝有没有把握?”

  这下是姊妹俩同声回答,响亮的一个字:“有!”

  “摔下来可不是好玩的事。”

  “回万岁爷的话,”林丹凤说“平常是用网子的,今天在万岁爷面前,可得献一点真玩意,所以不用网子。”

  “算了,算了,还是用网子兜着。”

  不用网子兜着,万一摔伤了,不但大煞风景,而且侍寝无人,所以朱宁紧接着说:“这是万岁爷的恩典,格外体恤,你们给万岁爷磕头谢恩吧!”

  林丹凤还有些怏怏然,觉得不能显自己的真本事,做妹妹的心寒胆怯,求之不得,所以不由分说,硬拉着姊姊一起磕了头,然后退向两旁。

  等张好网子,双凤复又出场,走到中间一屈膝,起⾝后退,互相打了个手势,双双往上一纵,攀住钢丝,一撑一跨,双足已踏上钢丝,两臂张开,风摆荷花似的摇晃了一会,稳住⾝子,然后由中而分,各走一端。

  走到尽头,转⾝再走,这下是由分而合,双双走到中间,彼此堵住。皇帝手持酒杯,一眼不眨地注视,要看她们怎么走得过去?

  正当大家屏声息气注视之际,忽然丹凤一个失足从钢线上倒栽了下来,其势甚疾,无不是情不自噤地发出惊呼。谁知“哎哟”二字未毕,丹凤已用纤纤双足,倒钩在钢线上。白凤更不怠慢,举步一跨,越过她姊姊的双足,向另一端轻悄地滑了过去。皇帝不由得喝一声采,朱宁领头附和,赞声不绝。

  丹凤还有技可献,只见她侧挂着的⾝子,如秋千盘荡了起来,越荡越⾼,蓄足了势,双足一松,整个⾝子凌空上飞。看那模样,像是脚上吃不住力量,被摔了出去,这一摔不是自上往下落,不是掉在网子上,而是斜着抛出去,摔着青石板上,非受重伤不可。胆小的张口瞪目,一颗心提到喉头,只能作无声的惊呼!谁知丹凤双手一伸,恰好抓住钢丝,双足就势一盘,使个乌龙绞柱的招式,在钢丝上拿了个大顶,稳住多时,方始重新起立,斜着一滑,到头翻⾝而下,与白凤双双拜倒在阶前。

  “放赏!”皇帝⾼兴地说“重赏!”

  于是朱宁做个手势,便有人捧来一只黑体描金的小铁箱。这只小铁箱,宮眷近侍管它叫“百宝箱”有专人掌管,皇帝在宮內闲游时,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因为宮女片言只语,一颦一笑中了皇帝的意,有所赏赐,便得取给于这具百宝箱,若是能承雨露,自更不在话下。

  当下由朱宁开了铁箱,另有一名小太监,捧着一个朱红圆盘,跪在旁边。皇帝朝箱中看了一下,红绿宝石、⻩金、白玉。一时目迷五⾊,不暇细看,只大把地抓起嵌珠镶宝的钗环钏镯,入在盘中。那小太监是受过朱宁教导的,将朱盘轻轻一摇,堆积的珍饰,立刻平平地铺満了盘面。若非如此,皇帝一把一把抓起来往上放,便无休止了。

  即令如此,这分赏赐也值上千银子,双凤几曾见过这等贵重的首饰,惊多于喜,头上发晕,记不得应该谢恩的礼节。

  “去!”皇帝说道“去戴上我看看。”

  “是。”朱宁向双凤招招手说:“跟我来!”

  一带带到右面厢房,李和跟马大隆跟了进来,帮着照料,视线却都在丹凤手中的那盘赏赐上。后窗外亦有人,是双凤的养父,他那双眼睛更是看得直了。

  “这副打扮,戴再好的首饰也不像样。”朱宁问道:“你们姊妹另外有衣服没有?”

  “有。”丹凤微窘答说:“耝布衣服,不中看。”

  “这话不错!”朱宁想了一下说“李和,你去跟主人家商量,借他家內眷的衣服穿一穿,顺便替她们姊妹好好打扮一下。御赐的首饰,件数点清楚,用不上的包好了你收着。”

  “是!”李和将双凤姊妹带了出去,找张一义跟吴家去打交道。

  “马先生,你这些玩意安排得很好。”朱宁问道:“你可知道那两个妞儿,家里是怎么个情形?”

  马大隆一听便知用意。心想:姓马的可不能干拉马的勾当!便即指窗外说道:“喏,那是她们的养父,可以唤进来问。”

  双凤的养父叫林利官,福建人,虽历江湖,未见世面,跪倒在朱宁面前,只叫:“老爷!”是极老实的样子。

  “那姊妹俩是你的养女?”

  “是的。不是亲姊妹,不过从小在一起长大。”

  “都有婆家了没有?”

  “都没有。”

  “都没有?”朱宁不信“大的像开过怀了?”

  “不敢瞒老爷。”林利官嗫嚅着说“去年八月里到山东东昌府荏平县八里庄,有个王七公子——”

  “好了,好了!”朱宁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说“让姓王的破了你女儿的⾝子,是不是?”

  “是。”

  “这就不去说它了——”

  “请慢!”这趟是马大隆打断了朱宁的话“有件事可得弄清楚,她⾝上有孕没有?”

  这下提醒了朱宁,事关龙种,非同小可,朱宁连连说道:“不错、不错!马先生真细心。”

  “这个,”林利官说“小的可弄不清楚了。”

  “这么说,你女儿还陪别人睡过?”朱宁问说。

  “没有,没有。就王七公子一个。”

  “跟姓王的分手多少时候了?”

  “半年多。”

  “混帐!”朱宁骂道:“半年以前的事,如果有孕肚子不都鼓得老⾼了!”

  “是、是!”林利官惊喜而歉疚“小的没有想到。”

  “慢点!走江湖的什么都不在乎。肥水不落外人田,你自己享用过没有?”

  林利官愣了一下,方始会意,指天发誓:“老天爷在上头,小的拿丹凤当亲生女儿一样,哪能做那种没天曰的事!”

  马大隆很満意地点点头,朱宁又问道:“小的呢?”

  “小的可是规规矩矩的姑娘。”

  “好了,我知道了!我告诉你一句话,你那两个女儿,也许就要留下了。如果留下,给你一千银子,不留呢,另外再说。”

  “老爷,老爷!”林利官急得双泪交流“小的就靠这两个女儿养老——”

  “唉!你糊涂了!”马大隆硬将他的话打断“这是别人求不到的事,你怎么倒得福不知?快,给干殿下磕了头去吧!”

  说完,重重一掌拍在林利官背上,⾝子往前一倾,他不磕头也算磕过了。

  动作横暴,其实马大隆纯是好意。林利官老实得无用,不识眉⾼眼低,这样一顶大帽子庒下来,哪里还有商量的余地?惹恼了朱宁,白白赔上女儿不算,也许还有灾祸。所以不等朱宁说出不好听的话来,便将林利官轰走,他自己跟朱宁敷衍两句,亦即赶了出来,还有话问林利官。

  “你怎么这么傻!皇上看上你女儿了,别说是领来的,亲生的也得撒手啊!再说,这哪里是坏事?如今就看你跟你女儿的造化了!如果丹凤得宠,你作兴就是‘皇亲’,还怕没有人养你的老?”

  听这一说,林利官的脑筋,整个儿转了个向。“皇亲”二字,令人心醉——凡是后妃⺟家、公主夫家,都称“皇亲”加官晋爵,坐享富贵,历来如此,尤其当今皇帝的⺟舅张家,声势更为厦赫。有朝一曰,能踏于“皇亲”之列,那简直是件不能想象的事。

  “是、是!马老爷。”林利官狠狠将自己的大指咬了一口,护疼急忙缩回,一面咬牙咧嘴地揉手指,一面却“嘿、嘿”地笑出声来。

  “你这是干什么?”

  “我看我是在做梦不是?”

  马大隆忍不住好笑“你也别太⾼兴!”他觉得有提出警告的必要“事情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反正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把心定下来,安安静静到一边等着,听我的招呼。”

  “是、是!马老爷,你多劳心。”

  “我叫马大隆,大小的大,兴隆的隆。老林,如果你将来得意了,可记着咱们有今天的这一段交情!”

  说完,马大隆就走了,忙着去打听双凤姊妹的消息。

  这时皇帝又已挪到厅里,御榻坐东向西,西面在演宮中称为过锦的烁州的皮影戏。

  宮中的过锦,一切都比眼前所见的来得讲究,可是有一样不如:题材。宮中的过锦,搬演的无非忠孝节义、大罗神仙之类,偶尔一看,感到新奇。看得多了,题材大同小异,不免发腻,所以皇帝这天先亦不甚在意,眼中望着皮影,脑中只想着丹凤的袅娜腰肢,不知一上了牙床,是如何地奇趣横生?

  可是不久之后,皇帝的注意力便为皮影所昅引了,实在因为题材太新奇,眼不见物的瞎子,单枪匹马回家捉奷,好像是不可能的事,而这出皮影戏耍,居然将不可能化为可能,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原来瞎子目盲而耳聪,捉奷是用个拙法子,手持菜刀,堵住房门,奷夫一举一动,闻声辩形,比目明还要清楚。瞎子老婆帮着遮盖,帮着声东击西,谁知徒劳无功,因为瞎子以逸待劳,心思极静,能够洞烛机先,刚有动作,便说破了她,以致左支右细,进退失据。这皮影戏是一个人在幕后耍,手中牵线,口中唱白,词句虽俚,却新鲜有趣,皇帝一向喜爱市井中的琐琐屑屑,所以对这出“瞎子捉奷”能够领略其中生动活泼的妙处,一直嘻开嘴笑。

  及至“奷夫”被困,现⾝告饶,戏完灯明,方始发现一左一右,陪侍着一姊一妹。丹凤穿的是一件大红丝夹袄,下面一条绣花白练裙;白凤穿的是鹅⻩缎子夹袄,下着一条玄⾊绣彩蝶的绸裙,并皆浓妆艳抹,珠翠満头,一点都看不出跑江湖的风尘之⾊。

  “你们两个什么时候来的?”

  “奏禀万岁爷,来了有一会了。”丹凤答说“只为万岁爷正看得出神,不敢惊动。”

  “喔,你们也看了过锦。”皇帝执着白凤的手问:“好看不好看?”

  白凤倒真的还是姑娘,奔走风尘,这些玩意不曾看过也听过,并不觉得看不下去,但一问到可就害羞了,満脸飞红地低声答说:“小女子看不懂。”

  “你看不懂,你姊姊一定看得懂!”说罢,皇帝哈哈大笑。

  于是朱宁趋近说道:“万岁爷请移驾,另备得有宵夜的酒。”

  “好,奷!”皇帝随即起⾝。

  双凤姊妹当然陪同一起。由朱宁引路,在前后宮灯照耀之下,一直往里走,走到第三进才是临时的“寝殿”

  这一进房子是五门关,三明两暗,活络隔扇可以通过,皇帝向来的习惯,醉后随处便卧,所以将东西两大间打通,安一张镶牙红的大床,中间摆一张大理石面子的紫檀圆桌,陈设着酒青,椅子只有一张,便是御座。不过这张椅子是所谓“大帝椅”尺寸特殊人,皇帝居中坐下,左右还绰绰有余,正好让双凤陪坐。

  左拥右抱,酒到杯干,皇帝意兴到了最好的时候,朱宁却大为担心,因为每每酒到半酣,皇帝会想出各种花样来玩,这些玩意,有文静的,有很费事的,譬如踢鞠、踢球、驰马、角抵之类。如果在宮里,人多地方大,总还能想出应付的办法,如今微行在外,又是深夜,什么都不凑手,倘或想出一个花样来而办不到,不但折尽了这晚上的种种好处,还怕他中怀不悦,这‮夜一‬就很难安宁了。

  幸好,丹凤的那张嘴很伶俐,见闻又广,谈谈江湖上的奇闻异事,很可以为皇帝下酒。到得三更时分,皇帝醉眼迷离,⾝子都坐不直了,朱宁却放了心,亲自进来招呼,命双凤左右搀扶,扶上大床,安置已毕,才将双凤招呼到一边,有番话说。

  “白凤,你没事,可以走了。丹凤,你可要好好伺候万岁爷!”

  听得这话,妹妹俩的表情不同。妹妹如逢大赦,面有喜⾊,丹凤微皱双眉,心存疑虑,低着头问。“我可不知道怎么伺候?”

  “容易得很。”朱宁答说:“万岁爷怎么说,你怎么听就是。”

  “朱老爷,”丹凤手抚着胸说“我真有点怕。”

  “怕什么?万岁爷不会要你的命,也不会打你骂你。”朱宁正一正脸⾊“丹凤,你也不必⻩熟梅子卖青!把你在钢丝上的腰腿功夫使出来,就能把万岁爷伺候得舒舒服服,到明天准有你好处。这是多难得的机会,别人烧香拜佛都求不到,你居然还不大愿意,这是哪儿说起!”

  “我,”丹凤急忙辩白“我可没有说不愿意。”

  “愿意最好。”

  接着,朱宁细细交代,皇帝醒来,该如何照料起居。他说一句,她应一句,显然很用心的样子。然后又嘱咐职称叫做“煖殿”的近侍小太监,轮班“坐更”细听招呼,不得大意,方始离去。

  到得前面,马大隆还在等候消息,朱宁笑容満面地道劳,表示这趟皇差办得很好,都是马大隆的功劳。又说,皇帝大概明天午后才会启驾到苏州,请马大隆回家休息,有事明天上午再说。

  此外又料理了一些都得在这晚上安排好的杂务,不觉已到四更,朱宁到这时才伸个懒腰,叹口气说:“总算可以息一息了!”

  解衣上床,睡得正沉时,发觉有人在推他,睁开倦涩的双眼,只见残焰犹明,窗无曙⾊,估量也不过五更时分,便隔着帐子问道:“谁啊?”

  “王石头。”

  这是“煖殿”坐更的一个小太监,朱宁又问:“什么事?”

  “万岁爷宣召,立等见面。”

  听这一说,朱宁残余的睡意随即一扫而空,一面急急起⾝掀帐,一面问道:“怎么回事?”

  “丹凤伺候得不中意。”王石头帮着他穿靴着袍,同时陈述所闻所见——

  他是四更接的班,其时皇帝的酒已经醒了,索茶、索水果,都是丹凤照应。王石头因为未奉呼唤,不敢入內,只在窗底下侧耳静听。

  先是调笑,丹凤边笑边喘,而且有倒在床上挣扎的声音,王石头知道,皇帝爱呵人的庠,这是丹凤在躲避的声音。

  不一会声息渐低,而衣衫悉索,隐约可闻,是宽衣解带,携手上床的光景。王石头心想:这下大事完矣,可以打个盹了。闭上眼刚刚有些睡意,只听里面皇帝不耐烦地说:“算了,算了!你把衣服穿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王石头大为惊疑,屏声息气,将耳朵贴在板壁,却以语声低微,莫明究竟,只听出丹凤是深感委屈的声音。

  “过了有一盏茶的工夫,万岁爷在里面叫了,进去只吩咐宣召你老,催得很急。”

  “那么,”朱宁问道:“丹凤是怎么个样子呢?”

  “哭丧着脸,站在旁边。”

  “糟了!”朱宁顿足“必是万岁爷还没有出火!这会儿哪里找合意的人去?”

  说完,拔步就走。到得第三进房子,先在“寝殿”外面⾼声自报:“小宁儿奉召见驾。”

  房门“呀”地一声开了,是丹凤应的门。朱宁不暇问话,一直往前走去,皇帝短衣赤足,悄没声地掀帷而出,脸⾊却还平静,朱宁略略放了些心。

  “叫人把她带出去!”

  “喳!”朱宁答应着,退后两步,招呼王石头上前,低声说道:“你把她带到前面,交给刘福禄,等我回去有话问。”

  等再回到御前,皇帝的表情略有改变,微显‮奋兴‬地说:“这家人有个妇人,名字叫蕙娘;你去找来!”

  没头没脑来这么一句话!即令朱宁已有预见,仍旧觉得这桩差使棘手。可是,在皇帝面前,从不作兴多问,更不作兴驳回,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一声:“是!”退出“寝殿”急急奔回原处,唤他的贴⾝跟班刘福禄将丹凤找来,先问底细。

  丹凤哭丧着脸,呑呑吐吐好半天,才大致将事情说清楚。原来像丹凤这种从小练功夫的女子,入眼腰细腿长,袅娜多姿,其实中看不中吃,⾝上的⾁极硬,与温柔二字相去甚远;尤其是一感紧张,不自觉地用劲,肩臂双股,硬得像石块一样,因此,不为皇帝所喜。当然,⾝上也许有别处不中皇帝的意,不过丹凤未说,朱宁也懒得去问了。

  诚如他所预料的,皇帝犹未“出火”上床容易下床难:于是,丹凤为了卸责补过,荐贤自代——这蕙娘是吴家的二姨太,也就是皇帝用“明万年”做谜面打自己起名字“朱寿”为窗外道破的那个娇憨女娃的妈妈。丹凤姊妹被李和送到居停家去梳妆,即由蕙娘亲手照料,丹凤急切间想不出适当的人可以自代,便拿刚刚识面的蕙娘做了“替死鬼”

  问明经过,朱宁怒不可遏,一掌打在丹凤脸上,破口大骂:“娘卖×,你这个臭‮子婊‬!无事端端害人家,连带还害我朱老爷!”

  丹凤自知理亏,但实在出于无奈。伤心、委屈,加上羞辱之感,不由得双泪交流,却不敢回嘴。

  “老爷,”刘福禄劝道“杀了她也无用,万岁爷还在等回话,该当想个法子搪塞。”

  一句话提醒了朱宁“此刻我没工夫跟你算帐!”他指着丹凤骂“事情办成便罢,办不成看我不收拾你。滚!”

  等丹凤哭哭啼啼一走,朱宁看天⾊,曙光已露,心想这件事就能“办成”已经大天白亮。不如就拿这个理由去搪塞,可是,先得替皇帝想个消遣的法子。

  “福禄,”他问“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多得很!有名的‘通州八景’。”

  “最好的哪一景?”

  “信圣教寺,在通州城里。”刘福禄答说“寺里有座塔,光是一个塔座,就有一百二十尺⾼。”

  “那好!你传我的话,叫大家赶快预备,扈驾到通州。”

  这时张一义与马大隆都已赶到,也得知了丹凤朝阳,不幸铩羽的经过,所以一面伺候早膳,一面急着要到朱宁这里来问问消息。

  “⿇烦大了!”朱宁恨恨地说“都是丹凤这个奥娘们惹的祸,两位请稍待,我上去回了事,马上就回来,还得有一番脑筋好伤。”

  匆匆回到御前,皇帝神情懒散之中,显得有些焦躁,一见朱宁便问:“怎么回事?一去也不见回话。”

  “好教万岁爷得知,”朱宁陪笑说道“人是找到了…”

  “人怎么样?”皇帝迫不及待地问:“人长得怎么样?”

  朱宁不曾见过蕙娘,亦未听人谈过她的容貌仪态,既不敢说好,亦不敢说坏,灵机一动,作个含混而稳当的说法:“长得与教坊女子不同。”

  不想皇帝对这个答复,大为満意。他本喜爱年龄较长的妇人,现在听说与教坊女子不同,便有新鲜之感,越发动心了。

  朱宁很机灵,不等他说下去,抢在前面开口:“今天晚上一定会来侍奉万岁爷,”他说“到底是良家妇女,少不得有些做作。不过,这种事原要偷偷摸摸才有趣,而况灯下看美人,另有一番韵致。”

  话是不错,但皇帝性急,要他等这么整整一天,实在难熬,怔怔地问说:“那,白天干什么呢?”

  “奴才替万岁爷安排好了。这里有名的通州八景,好玩得很。尤其通州城里的一座塔,底座就有百尺方圆,那座塔不有三四百尺⾼?万岁爷目力好,放眼一望,只怕⻩河、泰山都看得见。”

  “那好!”皇帝的神态立刻不同了“快传早膳!我饿了。”

  早膳是各式各样,甜咸俱备的面食与羹汤,皇帝吃得一饱,传旨起驾,由锦衣卫簇拥着,在张一义前导之下,往通州城急驰而去。

  朱宁未曾扈驾,他要趁这一天的工夫,将蕙娘说服,心甘情愿地来承恩宠。

  “事情可有些棘手!”连神通广大的马大隆,亦不免忧形于⾊。“这蕙娘在吴家是个极紧要的人。”

  原来吴家老主人以经营南北杂货起来,分支联号,北到口外,南到苏杭,买卖做得极大。四年之前,一病而亡,留下一妻四妾、一儿一女,女儿是蕙娘所生,儿子却是嫡出,当时仅只十二岁。

  ‮儿孤‬寡妇拥有极大的一片家业,自然会启人觊觎之心,吴家族人,打算谋产,甚至谋产而兼夺人,在那四个姨太太⾝上打主意的,颇不在少。幸亏蕙娘能干,与一个忠心耿耿的老管家內外相维,软接硬挡,才能撑住门户。

  因此,蕙娘虽是吴家的二姨太,实为一家之主。“而且,”马大隆又说“听好些人提起,这位蕙娘决心抚孤守节,平时虽然因为买卖或者家务,难免要与男人打交道,可是不苟言笑,从无半点可受批评之处。如今奉旨宣召,倘或抗旨,就会搞成僵局,万—…”

  “万一如何?”朱宁问说。

  “万一抵死不从,一索子吊死了。传出去,有伤圣德。”

  “这倒不能不防。”朱宁沉昑着。

  马大隆只当朱宁的意思活动了,把握机会,代吴家缓颊“你老看,”他低声下气地说:“是不是可以⾼⾼手,放吴家二姨太过去?”

  “嗐!”朱宁大不以为然“马先生,我看你见多识广,无所不通,这件事可不开窍了!这是皇上看得起他家,才有这样的恩命,一人得宠,全家受福,这是件人家求都求不到的好事,你怎么倒反转来看?莫非你当这是強盗来抢押寨夫人?”

  最后这句话,将马大隆的脸都吓⻩了,拿皇帝比做強盗,是十恶不赦的罪名,认起真来,満门抄斩,亦非意外。因此,诺诺连声地答说:“是,是!我糊涂了!只为喝了几杯卯酒,语无伦次,干殿下只当我放庇。”

  朱宁微微一笑,‮慰抚‬着说:“言重,言重,我也是说说笑话,大家都不必摆在心上。马先生,我们商量正事,事情已经在那里了,吴家要抱怨,也只好去骂丹凤那个臭×。在我,自问已经帮了吴家的忙,好不容易才宽了限期,如果非即时宣召不可,面子上会弄得很难看。如今有一整天的工夫,可以好好儿跟他家谈,把事情弄漂亮些,彼此得益,你说是不?”

  “当然啰。”

  “那么,马先生,你就劳驾一趟啰!”

  这是个天大的难题!但马大隆知道,不能再惹朱宁不快,否则前功尽弃,同时还是无法置⾝事外,所以満面堆欢地说:“这是我义不容辞的事。不过,诚如所示,这件事要办得漂漂亮亮!而且时间也还从容,不妨谋定后动。”

  “对啊,你要早说这话多好呢?来,来,我们喝着茶好好商量。”

  商量下来,决定先利诱,后威胁,同时直接向蕙娘下手,以便见机行事。

  计议已定,马大隆还找个帮手,此人名叫龙庆福,是吴家的表亲,走动得很勤,亦颇得蕙娘的信任。前一天借吴家暂驻御驾,就是托他去接头的。

  龙庆福为人热心而忠厚,马大隆跟他是好朋友,平时无话不谈,而此时却觉得应该考虑,倘或说了实话,龙庆福怕碰钉子,一定推辞,那就连个进⾝之阶都失去了。

  盘算了好久,马大隆决定事后再向“老朋友”请罪,眼前必得瞒一瞒。找到了他,先拿吴家的女娃做个因头。

  “昨天好险!皇上正在召见明万年,忽然有个小女孩闯到那里,在窗外跟皇帝接话。幸好,皇帝一点不动气。”

  “是啊,我也听说了!那孩子聪明第一,胆子之大,也是第一。”

  “就因为她聪明,皇帝很⾼兴,要打听、打听这个小姑娘。”马大隆问“那女孩叫什么名字?”

  “小名叫丑妞。”龙庆福说“子丑寅卯的丑。”

  “这名字倒也别致。去吧,奉旨办事,不能耽误,你带我去见一见那位二姨太,等我当面问她。”

  龙庆福老实易欺,只为“奉旨办事,不能耽误”八个字,就把他唬住了,毫不迟疑地,陪着马大隆直到吴家,由后门进宅,找到管家奶奶,道明来意,相烦通报。

  过了好一会,方见管家奶奶去而复回,向龙庆福回话:“二姨太说,本来不见生客,只为奉旨而来,不能不破例。不过话也请龙大爷跟马老爷先说明白,除了丑妞的事以外,不能说别的话。”

  龙庆福心想,这倒新鲜,世上哪里有既愿见客,又限制客人说话的道理?而马大隆却别有意会,莫非蕙娘已知来意,特为先封住他的嘴?

  各人一样想法,却都不愿向管家奶奶探问原因,龙庆福向马大隆看了一眼,问说:“大隆兄,你听见了吧?”

  “听见了。”

  “请跟我来。”管家奶奶说“二姨太在后花园等。”

  吴家房子确是大,由后门到后花园的路就不近,马大隆一路走,一路想,觉得情况不符常理:第一,如果有不愿听的话,很可以不必接见,五妞能够打谜,而且知道皇帝有个自取的御名“朱寿”可知极其聪明,问什么话,自己便能回答。不然,也可以叫啂媪、丫头陪伴,代答丑妞自己不知道的事。其次,如果怕来客说些不中听的话,就该在內客厅这种比较正式庄重的地方接见,大家內眷在后花园接待陌生男客,这多少是件不得体的事。

  若在无知无识的妇女,原不足奇,只为是托得起这么大一个家的蕙娘,其故就可思了!意会到此,马大隆心中一动,大为‮奋兴‬。

  进得后花园,穿过一大片⻩白纷披的‮花菊‬圃,坐北朝南五楹精舍,绕以雪白的粉墙,门媚上悬着一方木匾,三个蓝的大字:“伴芝轩”龙庆福为马大隆解释,吴家老主人的名字中有个“芝”字:芝为兰蕙之伴,所以为蕙娘特起的这座轩,题名“伴芝“。

  这一说,这里完全是蕙娘的私室,在此延见生客,更显得意不寻常。就此刹那间,马大隆了解了蕙娘的真意。

  “庆表叔!”突然有个娇憨的声音在喊。

  不问可知,这是丑妞在喊。看上去十岁刚过,圆圆的一张脸上,嵌着极大极黑的一双眼睛,模样儿长得极甜。只见她笑着奔过来,走近了发现有生客,顿现羞怯,站定了偷偷打量马大隆。“你娘呢?”龙庆福问。

  “在里面。”

  “你进去说,庆表叔陪着马先生来了。”

  丑扭点点头,转⾝就走。不一会打起帘子,门槛內出现了一条纤瘦的影子,龙庆福将马大隆拉了一把,向前走去。

  “二嫂,”龙庆福引见客人“这位就是马先生。”

  “请里面坐!”蕙娘没有什么表情,是一种矜持的冷漠。马大隆微笑说道:“久仰吴太太是女中英豪,幸会之至。不过,来得好像有点冒昧。”

  “不必客气!请随便坐。”

  客座已摆好果盘,泡好了茶,马大隆、龙庆福上下分座,蕙娘对面相陪,丑妞站在她⾝后,只偏着头看马大隆。“小妹妹今年几岁?”

  “十一。”蕙娘答说“淘气不懂事。”

  “哪里,哪里!小妹妹绝顶聪明,真正是个女神童。”

  丑妞一听说到她,又羞怯了,扭头就跑,而嘴里却在念:“‘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这是所谓“神童诗”;显然是因为称赞她是女神童而想起来的“脑筋真快!”马大隆向龙庆福说“无怪乎皇上诧异。”

  “呢,马先生。说来实在惶恐,小女也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说皇上御名是个‘寿’字。小孩子不识忌讳,竟敢那样无礼!”蕙娘殷切地说“务必请马先生在皇上面前求个情。”

  “吴太太,”马大隆答说“老实奉告,我还不够御前承应的资格。此刻到来拜访,是受干殿下朱宁的委托,要打听打听小妹妹的情形。至于求情的话,另一个机会,不知道吴太太的意思如何?”

  马大隆一面说,一面注意蕙娘的表情。因为这句话很暧昧,而且近乎题外之文,如果她凛然相拒,就得别想说词,否则,便不妨实说。

  蕙娘不曾拒绝,但也并未表示接受这个可以为女求情的机会,只说:“马先生的话,我不大明白。”

  “那,我就说实话。”马大隆很谨慎地撒谎。“皇上宣召本宅主人进见。左右回奏,本宅主人已经故世,是一位二太太当家,又说,这位太太就是那小女孩的生⺟。皇上很⾼兴,降旨宣召。料想必有一番思赏。”

  此言一出,受惊的不是蕙娘而是龙庆福。“什么?”他睁大双眼问:“皇上宣召我们二嫂?”

  “表叔,”蕙娘跟着孩子叫他,声音很沉着“不必这样!你听马先生说完。”

  见此光景,马大隆心想,阻挠的力量来自他人,倒是意外。如今看样子,首先要把吴家的亲属降服,蕙娘面前反好说话,这样一想,决定先搬一顶大帽子庒下去。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论男女老少,都是皇上的子民,降旨宣召,有何不可?说来是一种罕见的荣遇,岂仅吴府上,”马大隆指一指龙庆福,又指一指自己“你、我,不管是吴府上的亲戚或者朋友,能有一点渊源的,皆当引以为荣。至于召见以后,皇上有恩典下来,吴府上固然声势更加不同,就你我又何尝不能沾一点光。所谓‘一人得道,鸡犬成仙’,正此之谓。”

  这番话说得龙庆福只是眨眼,话当然动听,但总觉得有一点不大对劲,只是说不出不对劲的地方在何处。

  蕙娘依旧那样从容不迫“马先生,”她说“我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要请教。”

  “是。请说。”

  “第一,皇上宣召,是为了何事?”

  “我想,不外乎垂询令媛及府上的情形。”

  “嗯。第二,什么时候去见皇上?”

  马大隆心想,这话不能实说,可也不能不说。说了实话,人夜宣召女人,所为何事?不言可知。但如瞒着不说,蕙娘与吴家心理上毫无准备,到时候必有⿇烦。比较适当的说法是,透露一点风声,而又能冲淡入夜宣召这件事的不平常。

  于是,他一面想,一面说:“皇上此刻去逛通州八景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皇上一向自在惯了,起居跟一般人不大一样,在京里,半夜宣召大臣商量国家大事的情形也常有。”

  后面一段话是马大隆信口胡扯,不过倒也不是有意欺瞒,因为连他也不知道,皇帝绝少召见大臣,更莫说宵旰勤劳,‮夜午‬还为国事操心。好在龙庆福和蕙娘也不知道这些情形。所以不会去驳他。

  这时龙庆福开口了:“如果晚上去见,只怕有些不妥。”

  年未三十的妇人,为年轻的皇帝宣召,已是很不妥的事,宣召而在夜里,其事更为不妥。这是不消说得的。可是,马大隆却故意装糊涂,居然问一声:“怎么不妥?”

  这话如何说呢?龙庆福期期艾艾地,只觉十分得口。蕙娘却不理这一段,只神态认真的问:“马先生,如果我不愿去见皇上呢?会有什么祸事?”

  “这就很难说了。皇帝开一句金口,就是圣旨,不听皇帝的话,就是抗旨!这个罪名,可大可小,大不一样。”

  “‘可大可小,大不一样?’”蕙娘这时才皱皱眉,有些伤脑筋的模样。

  龙庆福再忠厚也看得出来,她的打算是,倘或罪小,便挺一挺,现在听说可大可小,变得无所适从,所以有此表情。当即揷嘴问道:“一样的罪,怎么可大可小?”

  “只为因人因事而不同。”马大隆早就料到必有此一问,已预先想好了说法“有时候不能认真,即或有罪也就小了。举个例说,像丑妞这么可爱的女儿,皇上见了一定喜欢,或许会说:‘来!给我香一个。’丑妞回他一句:‘我不要!’扭头就跑。皇上无非哈哈一笑,还能跟孩子认真吗?”

  这个譬喻,浅显明白,非常适当。不过只解释了一半,如此是“可小”如何又是“可大呢””

  转到这个念头,自然而然就会发现,马大隆其实将另一半也解释了。童言无忌,孩子的话,认不得真,而皇帝如果想香一香丑妞的小脸蛋,无非好玩,香不到亦不会认真。但如果是大人就不同了,皇上如果想跟蕙娘亲个嘴,起此一念,便是件很认真的事,倘如所欲不遂,心里是何想法?不是恼羞成怒,便是怪她不识抬举。那一来,欲加之罪,还小得了?

  看到龙庆福阴晴不定的脸⾊,以及蕙娘凝神深思的表情,马大隆心知他们都已默喻他的言外之意。打铁打到紧要关头,还须狠狠捶它两下,方能收效。因此,他放出极其郑重的脸⾊说道:“此事关乎府上祸福荣辱,请慎重考虑。语云:‘小不忍则乱大谋’,朝坏的地方去想,不测之祸,恐怕还要蔓延到三亲六眷。”略停一下,他又表明立场“在下不过承命宣旨,并无借此求荣之意。吴太太意下如何,请说一句,方便我回去交差。”

  “老马、老马!”龙庆福有些急得话都说不清楚了“你不要逼得太紧,慢慢商量。”

  “是、是,我没有逼。尽管请商量!”他欠一欠⾝子,作个打算离座的姿势“我在这里恐怕不便,应该回避。”

  “不必、不必!”蕙娘答说:“不过,马先生,此事既关乎寒家的祸福,而且说不定会害亲戚,我倒真是不能不好好商量一下。”

  “是!请使。”

  “表叔,请你陪一陪马先生。”说罢,蕙娘起⾝,扶着侍儿的肩头,袅袅地往后而去——裙幅过处,一缕甜香微渡,连知命之后的马大隆都有些心旌摇摇,大起绮念了!

  目送她的背影消失,不觉惘然,马大隆怔怔地坐在那里,半天不开口。龙庆福的心境不同,绕室彷徨,愁眉不展,嘴里不断地喃喃自语:“教我怎么对得起死者?”

  一遍又一遍,惹得马大隆烦了,唤住他问:“老兄,你在说什么?什么对不起死者?”

  “这里的老主人,是我的表兄。临终以前托过我,照料他的家小,结果照料出这么一件丑事来!”龙庆福又说“吴家虽跟我一样是买卖人,不过几代以来门风是好的,从无再醮之妇。”

  这种态度近乎迂腐了!到此地步还说些不切实际的话,马大隆觉得可气亦可恨,同时也警觉到,龙庆福既是吴家老主人托孤的至亲,可知发言很有力量,如果他仍然持此态度,事情便难顺手。得要说几句狠话,封封他的嘴。

  想停当了,便冷笑一声说道:“你我相交好几年了,想不到老兄还是一位道学先生,失敬之至,昔人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照你老兄看,竟是‘灭门事小,失节事大!’不过,你要想一想,灭的是吴家的门!”

  “灭门?”龙庆福睁大了双眼,惊恐地问。

  “有道是‘灭门县令’,小小一个七品官儿,尚且如此,难道皇上倒不能灭人的门?只怕祸还不止灭门!”

  “还有什么祸?”龙庆福越发惊惶了。

  “族诛!”马大隆答说:“灭九族!你别以为我吓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东西厂跟锦衣卫的利害,你不是不知道,安上个谋反大逆的罪名,大大小小先抓起来再说。等辩白清楚,已经九死一生,倾家荡产了。”

  这番话说得龙庆福⽑骨悚然,不自觉地举双手环抱两臂,是不寒而栗了。

  “事有经权。就算这是一桩祸害,两害之间取其轻,你受令表兄的付托,照料他一家老小,总不能照料出一桩灭门之祸来吧?倘或如此,你想想,怎么对得起死者?”

  一吓一劝,忠厚的龙庆福入彀了!只见他跺一跺脚说:“罢了,罢了!灭门事大,失节事小。”

  一句话未完,里面奔出来好些人,有老妈子,有丫头,各自急行,不知去干什么?其中蕙娘贴⾝的一个侍儿,神⾊仓皇地喊:“表老爷,表老爷,你快请进去,出事了!”

  “出事!出了什么事?”

  “我们太太寻了短见了!”

  听这一说,连马大隆都吓一跳,抢着问道:

  “救活了没有?”

  “差一点点!硬生生从鬼门关前把一条命夺回来的。”

  蕙娘未死,马大隆先松了一口气,但困惑接踵而来。照龙庆福的谈论,以及他本人亲自所见,蕙娘与一般的妇人,确是大不相同:那份沉着冷静、细密、精到,虽须眉有所不及。这样一个人,如果决心殉节,一定先从从容容地处分了家务,然后当皇帝真个宣召,断定清白断断难保,才会找个借口,悄悄自尽。像如今这种鲁莽冲动的行径,对她来说,是大失常态的。

  然而,其故安在呢?他心里在想,莫非是以死相吓,以为皇帝会因为她的寻死觅活而心存畏惧,就此放过?倘是这样的打算,那就完全错了!

  正这样想着,仆妇丫头簇拥着一老一少,缕罗裹体的两个妇人,匆匆而至。进了伴芝轩,绕回廊间后而去。马大隆可以猜想得到,年长的是吴家老主人的正室,看上去比蕙娘还小两三岁的‮妇少‬,是另一位姨太太。

  “表老爷,你请进去吧!”蕙娘的侍儿说:“太太跟三姨太都来了,一定有事商量。”

  “好!你先进去,我就进去。”龙庆福转⾝问马大隆说“你请坐一会。我进去先把事情说清楚,再商量。”

  听得这话,马大隆一愣,急急问道:“怎么?蕙娘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她家大太太?”

  “没有!那丫头告诉我,蕙娘一进去就哭,走到后房没有出来。丫头推门一看,正在床栏干上结绳套,打算上吊。救下来以后,她又哭,说这件事,她连出口都难,唤丫头来请我,要我去说明经过。”

  “有这样的事!蕙娘又为什么羞于出口呢?又不是她私下有了中意的人想改嫁!”

  “这些事,女人家总不好意思的!你请坐一下,或许还要请你进去商量。”说完,龙庆福掉头就走。

  马大隆脑中电闪一般,将全盘经过想了一遍,顿时恍然大悟,蕙娘是有意做作!心里千肯万肯,愿承雨露,但其事暧昧,可能谈不出明确的结果,到了宣召的时候,她的态度就很难把握。现在这样一闹,先就表示了她宁死要保清白坚贞,然后由龙庆福说明经过,因为有如此关乎家门宗族祸福的大利害在內,大家少不得要劝她委曲求全。而蕙娘就不妨哭哭啼啼,作出万分不愿的情状,到了最后万般无奈地答应下来。这样,她就是为全家牺牲,不但不算失节,全家还都要感激她。

  好利害的女人!马大隆在心里赞叹,知道大功等于告成了。

  正好吴家的管事来为客人开饭,肴撰精美而心情悠闲,马大隆自斟自饮,这顿饭吃得非常舒服。

  饭罢品茗之际,龙庆福回来了,脸上的表情很怪,又舒泰,又怅惘,双眼之中是一种疲倦而茫然的神⾊。

  “唉!”他坐下来叹口气“总算说好了。”

  “说好了,不是很好?老兄怎么倒叹气呢?”

  “我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只觉得心里不大好过。”龙庆福说“就好比路上看见一个女人,背影苗条,要多美有多美,特意加紧两步,绕到前面一看,嗯!真悔此一看。”

  “必是正面不大⾼明。”马大隆笑道“也许原来不怎么丑,只是你的期望太⾼,所以失望愈甚。”

  “你这话有道理!就是这么回事!”龙庆福的声音很快很急,显然是马大隆的话搔着他的庠处了,停了停他伸出两个手指——暗示所指的是蕙娘“这个主儿,”他低声说道:“原以为她对我那位下世的表兄,情深义重,一定会抚孤守节,至死靡他。谁知道全不是那回事。”

  “全不是那回事?”马大隆倒奇怪了“莫非连做作一番都没有?”

  “做作?”龙庆福诧异地“你怎么知道她会做作?”

  “我是瞎猜的。你说,她怎么样的做作?”

  “只是哭,只是埋怨,为什么不让她死?其实言不由衷,全无哀戚之容。”

  马大隆笑了“连你老兄这样忠厚的人,都看了出来,可知做作得不好。”他又问“以后呢?”

  “以后,还不是大家苦苦地相劝。三姨太就一句话,很有意味,她说,‘皇上召见,又不是生离死别,何苦如此担心!’这句话将蕙娘说得愣住了。”

  “为什么?”

  “那还不容易明白?她心心念念所想的,就是一去不回,要让皇上带进宮去了。”龙庆福说“不想三姨太无意间一语诛心,当然会发愣。”

  “唉!”这下轮到马大隆叹气了“人心最难测,要变起来,自己都会想不到。好了,事情总算圆満了,老兄斡旋之功不可没,我一定会跟他们说明白,记下你的功劳。不过,还得辛苦你,在这里等我,有什么事,随时可以联络。”

  “好吧!蕙娘已经在化妆了,随时听宣。你请吧!”

  “好,我先去交了差,马上就回来。”

  说罢,马大隆匆匆而去,走到门口,却又为龙庆福赶上来喊住:“还有件事要商量。丑妞一定要跟着她娘一起见皇上,你说怎么办?”

  “那有何不可?”

  “不能!”龙庆福微皱着眉说“丑妞懂事了,虽然谈这件事的时候,特意把她领开,可是她⺟亲哭哭啼啼的却瞒不过她。她说:‘皇帝老儿会欺侮妈妈!’所以要跟着一起去,那意思竟是要保护她⺟亲。到时候不知轻重,说几句不识忌讳的话,岂不糟糕?”

  “是的,很糟糕。”马大隆问:“她⺟亲的意思呢?”

  “在哄她。看样子是不会带她去的。”

  “那就是了!”马大隆立即放心了“老兄不必管,做⺟亲的自然会安排。”说完,微笑着走了。 Www.DZixS.CoM
上一章   正德外记   下一章 ( → )
高阳创作的未删节版《正德外记》是一本深受大家喜欢的小说,本站提供正德外记未删节免费全文阅读,正德外记最新章节尽在独资小说网。正德外记最新章节由书友提供,《正德外记》情节扣人心弦、跌宕起伏。